在「低酯果胶」与「肠内营养」的

凝胶实验中,

我们看到液体剂型的「肠内营养」,

和「低酯果胶」混合后,

很快形成了“半固体状”的食糜:



 

这肉眼可见的「硬控术」

让人不得不说一句“神奇”。

 

实际上,

在人体的胃肠道中,

由于受到胃肠道蠕动及胃酸、

消化酶等因素的影响,

两者的凝胶效果更佳。

 

不过,在很多朋友看来,越是看起来“神奇”,越容易引起“怀疑”——


所以,「低酯果胶」的「硬控术」,
到底是什么黑科技?

 

这得从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凝胶性”说起。

 

可溶性膳食纤维,也称水溶性膳食纤维,常存在于植物细胞液和细胞间质中,例如果胶、植物胶、藻类多糖等,具有亲水、吸水、持水,以及凝胶的特性,能吸收肠道中的水分,将胃内容物形成凝胶状物质,可延长食物在胃内停留的时间,并且让大便体积增加,使之更容易成形。

 

说到这里,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没错,可溶性膳食纤维具有化“水”为“胶”的「硬控术」。

 

在食品工业中,常见的凝胶剂(也称增稠剂、半固化剂)有果胶、明胶、瓜尔胶、黄原胶、角叉菜胶以及琼脂等。

 

那么,问题又来了——


可溶性膳食纤维百八十种,
为什么偏偏是「低酯果胶」?

 

这得从「低酯果胶」的凝胶条件说起。

 

根据酯化程度不同,果胶可分为高酯果胶(HMP)低酯果胶(LMP)

 

「低酯果胶」在钙离子(Ca2+)存在的条件下即可形成凝胶,临床上常用的肠内营养制剂基本都含Ca2+,恰好与低酯果胶的凝胶条件匹配。

 

■  其凝胶原理为:

 

「低酯果胶」中的游离羧基基团与Ca2+发生“架桥反应”,形成“蛋盒”模型的三维网络结构,从而包裹住水分,达到良好的增稠效果,让原本自然状态下流动性强的液体物质,快速凝胶成“半固态状”

 

具体到临床应用中,

「低酯果胶」硬控住的,

不仅是「肠内营养」的形态,

更有各种「肠内营养相关性并发症」!

 

数据表明,住院患者使用肠内营养期间腹泻的发生率为18%,国内外的文献报道住院患者使用肠内营养期间腹泻的发生率为18.0%~42.5%,而ICU患者使用肠内营养期间腹泻的发生率更是高达48.6%~89.0%。

 

并且,腹泻可能出现在肠内营养治疗的任何阶段,可导致喂养中断,给危重患者维持肠内营养带来挑战。

 

而「肠内营养」粘度低、流速快,正是「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的常见原因之一:大量水分进入患者的胃肠道中,使肠道蠕动过快,导致食糜没有足够的时间被消化和吸收,引发腹泻。

 

可溶性膳食纤维因独特的吸水性、粘滞性及凝胶性,能有效降低「肠内营养」实施过程中腹泻的发生率——

 

■  其原理为:

 

凝胶后的「肠内营养」类似胃研磨过的半固化食糜样,流动性降低,可使患者的胃肠道活动更具节律,接近人体的自然消化过程,从而提高胃肠道耐受性,减轻腹泻。

 

米元元等通过对肠内营养不耐受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研究发现,在肠内营养输注前1h内,给予半固态剂(甲氧基果胶或水溶性膳食纤维),可提高喂养耐受性。

 

诸多相关研究还表明,危重症患者的胃肠道耐受性提高后,反流、误吸、腹胀、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也同步降低,「肠内营养相关性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




对危重患者,“肠道是应激时的中心器官”,这使得“维护肠道屏障功能”成为危重患者治疗中的重点之一。

 

「低酯果胶」的应用,可帮助危重症患者提高胃肠道耐受性,维护肠道屏障功能,护航「肠内营养」的喂养目标顺利达成。


参考文献

[1] 杨旭东,郭绰,袁凯,等.低酯果胶胶凝特性研究进展及应用[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2,48(6):299-308.

[2] 缪小莉,叶纪录,濮雪华,等.添加果胶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对重症患者免疫功能及胃肠道功能的影响[J/CD].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21,14(6):460-465.

[3] 米元元,黄培培,董江,等.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中华护理杂志,2019,54(12):1868-1876.